close

2017/12/12 

(29)<(實例)抽籤詩(二)求出籤詩後不要逃避現實>

人心真的很矛盾:人,因為疑惑而求籤詩解惑,卻也會因為籤詩詩句的震撼而迴避自己不希望看到的詩句.

這是最近遇到的案例:

有人因為感情的困惑而去霞海城隍廟擲筊:所問的對象不是正緣?神明給予聖杯表示所問對象確實非正緣.

但是事主實在太欣賞該對象,所以請求城隍爺協助讓彼此能談場戀愛.

結果一聖杯後便一直笑杯.

事主不放棄希望(想與所問對象談戀愛),於是改為求籤而得到:

雷雨師籤百首之第40首:

新來換得好規模。何用隨他步與趨。只聽耳邊消息到。崎嶇歷盡見亨衢。

事主是聰明人知道神明暗示:將遇到更適合的對象.

但事主實在太希望與所問對象能在一起,反而不敢把自己由籤詩得到的啟示(將遇到更適合的對象)透過擲筊確認.

反而留下此一不確定的疑惑與難過(所問對象非正緣,求城隍爺幫忙能與所謂對象談戀愛卻只求到一聖杯).

筆者覺得此一案例很可惜卻也很有參考價值,因為:

一般人初學求籤與擲筊,通常會茫然沒有方向,除了被三聖杯才敢放心的一般傳統綁住,導致擲筊不順利.

另外便是受傳統一事只求一籤詩以及一籤詩又一定要求到連續3聖杯才安心的習慣綁住,導致求籤花費極長時間,甚至辛苦求到一籤卻不知可能還有後續第2甚至第3張籤詩,而讓自己看著籤詩卻覺得似乎不太準確,或是答案不夠完整.

本案例之事主,已學會基本擲筊之技巧,不受連續三聖杯侷限,透過第一個問題一個聖杯已知所問對象非正緣.

卻因為內心的捨不得面對神明給的事實:求幫助能在一起,只有一聖杯(事主因為慎重而求再給聖杯確認,卻一直是笑杯,按筆者過去經驗,理當是神明可以幫,但未必能成功;或者是一聖杯就足以確認神明的意思了)但是,事主真的很聰明,立刻改求籤詩確認因何原因只有一聖杯,後續一直是笑杯?

這種應變反應確實是問神時需要的靈活應變能力!

籤詩求出後,事主逃避現實的反應便是信徒們在求神時,應該避免的人性之一.

道理很簡單:既然問神,應該先以神明的意見為主軸去執行,執行後出現新的變化/疑惑/不安,再問神求得新的提點.

如果信徒一問神便出現:只聽想聽的,只看想看的答案,這就變成信徒只是求神明背書讓信徒安心執行事先已經想執行的策略了.這一方面不尊重神明,另一方面很可能事後不順利時,信徒會把責任歸罪給神明.這對神明除了不敬,更重要的是信徒本身的心態是偏執的,後續人生旅途很容易反複出現類似結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籤詩 擲筊
    全站熱搜

    Bruce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